聯合國難民署與非政府組織
《戰火情人》與《血鑽石》兩部不同主題的電影,卻不約而同的在聯合國難民署的救援工作形成交集,理解人道救援工作的發端,先認識這個已經成立五十八年的組織。
聯合國難民署(UN High Commissioner for Refugees, UNHCR)是聯合國的附屬機構,主要為因應自歐戰爆發後產生的難民潮問題,於1950年12月4日由聯合國大會通過成立。
該組織幫助世界各地因為戰爭或迫害而流離失所者,除保護他們不再受到戰爭威脅或迫害,並提供他們庇護住所、糧食、飲用水與藥品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各項滿足難民基本需求的社會性服務,同時也致力為難民尋求永久解決方案,包括自願返回原居住國、庇護國安置或移民第三國。
成立五十多年來,聯合國難民署已協助5,000萬人得以重新展開新生活。2004年,遍及在120多個國家中的6,000多名工作人員,在各國際民間組織的協力合作下,為1,700多萬難民提供保護與協助。
聯合國於日內瓦制訂《1951年難民地位公約》以及《1967年民地位議定書》,對難民身份與保護都有明確的界定,並指出「不得遣返在本國受到迫害的難民回國(non-refoulement)」,是國際社會保護難民的重要原則。
非政府組織(NGO)可以藉由下列方式來保護/協助難民:一、當難民發生問題時,對各國政府.國際組織或其他NGOs提供資訊。二、改變社會大眾或媒體對難民的既有觀感。三、提供法律性、社會性的建議、教育和訓練方案。四、監督難民原居國與庇護國的人權狀況。
目前與聯合國難民署有密切合作關係的非政府組織包括以下四個INGOs的所屬組織會員:國際自願行動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Voluntary Agencies, ICVA),61個NGO組織會員、人道回應指導理事會(the Steering Committee for Humanitarian Response, SCHR)、互動組織(InterAction, American Council for Voluntary International Action),160個NGO組織會員、難民與流亡歐洲理事會(the European Council on Refugees and Exiles, ECRE),167個NGO組織會員以及急難合作自願組織(Voluntary Organizations in Cooperation in Emergencies, VOICE),91個NGO組織會員。
事實上,四個組織的會員都有彼此重複入會的情況,但在全球各地實際從事難民救助工作的NGOs,總數絕對超過500個,因為只要有戰爭的國家或地區,就會有難民問題,從非洲的獅子山、中東的伊拉克、歐洲的車臣,這些不論是過去或是現在處於戰亂的國家,在人道關懷的面向,最須解決的就是難民問題。,而聯合國難民署整合各方資源,透過世界各地非政府組織與工作人員的無私奉獻,為保護、收容、協助難民所作的貢獻,確實立下人權保障的典範。
2008103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